伊园甸无删减版
2006年是中國工商銀行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10月27日,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工商銀行)首開先河,A+H同步發行上市成功,創下了全球資本市場有史以來發行規模最大等多項紀錄,被國際媒體和金融業譽為“世紀招股”。公開發行上市標志著中國工商銀行完成了從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到股份制商業銀行,再到國際公眾持股公司的歷史性跨越。本次A+H首次公開發行的總規模為556.5億股(包括代財政部和匯金公司出售國有股權81.4億股),佔擴大後總股本的16.7%;募集資金總額達到人民幣1,732.3億元(包括代收財政部和匯金公司出售國有股權的應得資金淨額人民幣246.7億元),是全球有史以來融資規模最大的首次公開發行,其中H股發行規模1,249.5億港幣,A股發行規模466.4億元人民幣,分別是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H股和A股發行項目。公開發行上市後,中國工商銀行共有A股250,962,348,064股,H股83,056,501,962股,總股本334,018,850,026股。
通過發行上市,中國工商銀行的資本實力和國際市場形象得到了明顯提升,至2006年末,資本淨額達到5,308.05億元,核心資本淨額達到4,620.19億元,資本充足率和核心資本充足率分別達到14.05%和12.23%;總市值超過2500億美元,成為A股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與亞洲最大的上市銀行,並躋身全球排名前三位的上市銀行。
概況
2006年,中國工商銀行通過16,997家境內機構,98家境外分支機構和遍布全球的1,326家代理行,向超過241萬公司銀行客戶和1.7億個人客戶提供廣泛的金融產品和服務。
發行上市有力地促進了中國工商銀行的經營戰略轉型和各項業務的創新發展,全行盈利能力、風險控制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顯著增強。2006年集團稅後利潤在連續三年保持高增長的情況下,同比增長30.3%,達到493.36億元(按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稅後利潤498.80億元,同比增長31.2%)。主要原因是營業淨收入增加165.11億元,增長10.2%。所得稅費用下降11.3%,重組及上市相關稅收優惠降低了銀行的實際稅率。由于稅後利潤的強勁增長,在股本募集數額較大的情況下,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達到15.16%,平均總資產回報率為0.71%,較上年上升0.05個百分點。成本收入比保持在36.0%的較好水平。
2006年末,總資產余額75,091.18億元,比上年末增加10,518.79億元,增長16.3%。從結構上看,各項貸款淨額佔總資產的比重47.1%,持續下降2.5個百分點,證券投資淨額佔比38.1%,上升2.4個百分點,其他資產佔比14.8%。2006年末,各項貸款余額36,311.71億元,比上年末增加3,416.18億元,增長10.4%,增長平穩;不良貸款余額和比率繼續保持雙降態勢,其中不良貸款1,377.45億元,不良貸款率3.79%,下降0.9個百分點;貸款損失準備余額971.93億元,撥備覆蓋率為70.56%,上升16.36個百分點。證券投資淨額28,620.60億元,同比增加5,547.26億元,增長24.0%,主要來源于債務工具投資淨額的增加。其中央行票據增加2,557.59億元,增長50.6%,政策性銀行債券投資增加747.62億元,增長24.4%。
年末,總負債余額70,376.85億元,比上年末增加8,414.30億元,增長13.6%。其中,存款增加6,145.57億元,佔負債新增額的73.0%,依然是資金來源的主要組成部分。同業及其他金融機構存入和拆入款項增加1,674.08億元,增長71.9%,增幅較大主要受年底新股發行影響。
|